古典小说->四书五经-孟子
范畴是否得到过“统一”的 解决,从理论上看,儒家的先贤们似乎没有作过这方面的专门论 述,而我们的感觉,他们总的倾向上还是更偏重于政治,偏重于 教化方面的。从实践上看,在不同的时代,不用的社会时期内,情 况有所不同。但总的说来,政治与经济作为对立统一而又相辅相 成的两极,对它们的不同侧重似乎贯穿了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各 个阶段。直到今天,我们不也还在探讨这个问题吗?从“政治是 统帅,是灵魂,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到“以经济 建设为中心”而又要“谈政治”,使我们感到,政治与经济的关系, 的确是我们怎么也摆脱不了的一对矛盾对立而又应该得到统一的 施。至于怎样来使它们得到统一,则是一个非常复杂、因而不 是我们这里可以置一辞的问题了。
当然,从这一章,我们也可以看到,孔、孟至少不是空谈 “礼义兴邦”的迂夫子罢,虽然后世不知出了多少迂腐的儒生!
------------------
观于海者难为水
【原文】
孟子曰:“孔子登东山①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 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厂工者难为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 有明,容光②必照焉。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 也,不成章③不达。”
【注释】
①东山:即蒙山,在今山东蒙阴县南。②容光:指能够容纳光线的 小缝隙。③成章:《说文》解释:“乐竟为一章。”由此引申,指事物达到 一定阶段或有一定规模。
【译文】
孟子说:“孔子登上东山,就觉得鲁国变小了;登上泰山,就 觉得整个天下都变小了。所以,观看过大海的人,便难以被其它 水所吸引了;在圣人门下学习过的人,便难以被其它言论所吸引 了。观看水有一定的方法,一定要观看它壮阔的波澜。太阳月亮 有光辉,不放过每条小缝隙;流水有规律,不把坑坑洼洼填满不 向前流;君子立志于道,不到一定的程度不能通达。”
【读解】
这里包含两方面的意思:
一方面,立志要高远,胸襟要开阔;另一方面,基础要扎实, 要循序渐进,逐步通达。
“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这是胸襟的拓展,境界 的升华。
登山如此,观水也如此。所以有“观于海者难为水”一说。既然大海都看过了,其它小河小沟的水还有什么看头呢?
徐霞客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境界就是 这样一步一步提高的。
由此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