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小说->四书五经-孟子

  【注释】
  ①不素餐兮:引自《诗经·魏风·伐檀》。素餐,白吃饭。
  【译文】
  公孙丑说:“《诗经》说:‘不白吃饭啊!’可君子不种庄稼也 吃饭,为什么呢?” 孟子说:“君子居住在一个国家,国君用他,就会安定富足, 尊贵荣耀;学生们跟随他,就会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忠诚而守 信用。‘不白吃饭啊!’还有谁比他的贡献更大呢?”
  【读解】
  还是孔子所说“君子谋道不谋食”(《论语·卫灵公》)和孟 子自己所说“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 论于人”(《膝文公上》)的意思。强调社会分工,强调脑力劳 批对社会的重要贡献。
  对我们今天来说,公孙丑所提的这类问题是不会有多少人提 了。但倒回去二十年,我们还时常可以听到送公粮进城的公社社 员骂街的声音:“俺农民伯伯不种出来,你们城里人吃狗屎!”理 直气壮,字正腔圆。倒回去二十年如此,倒回去二千年呢?想一 想吧,我们也许就可以理解孔子、孟子为什么要反复讲这个在今天看来是非常简单的道理了罢。
  ------------------

  士尚志
  【原文】
  王子垫①问曰:“士何事?”
  孟子曰:“尚志。”
  曰:“何谓尚志?”
  曰:“仁义而已矣。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 居恶在?仁是也;路恶在?义是也。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
  【注释】
  ①王子垫:齐王的儿子,名垫。
  【译文】
  王子垫问道:“士做什么事?”
  孟子说:“使志行高尚。”
  王子垫问:“使志行高尚指的是什么?”
  孟子说:“仁和义罢了。杀死一个无罪的人,是不仁;不是自 己的东西却去占有,是不义。居住的地方在哪里?仁便是;道路 在哪里?义便是。居于仁而行于义,大人的事便齐备了。”
  【读解】
  所谓大人的事齐备了实际上是指大人的修养就够了。这里的 “大人”指一般意义上的君子,也就是士人。
  “士尚志”,士人的修养就在于使自己的志行高尚。而高尚的 标准就是“居仁由义”。这一段其实并没有什么新的东西,还是孔、 孟所一贯呼吁的“仁义”二字,还是强调士人作为一个特殊阶层 的修身精神。
  不过,“士尚志”言简意赅地概括了对士人的要求,给人的感 觉,好像士人的“专业”就是“尚志”而施行仁义,失去了这一 点,士人也就不成其为士人

页数:168/192
码字不易,如果您觉得文章写得不错,您又有闲心的话,请点击广告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