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小说->四书五经-孟子

左边望 望,右边望望,恨不得把全市场的赚头都由他一人捞劳去。别人都 觉得这人卑鄙,因此向他征税。征收商业税也就从这个卑鄙的汉 子开始了。”
  【读解】
  孟子在齐宣王那里虽然受到比较好的接待,甚至做了客卿,在 不少问题上(例如是否攻打燕园,是否占领燕园等)齐宣王也征 求他的意见。但齐宣王却始终不愿意实施孟子所提出的“仁政”方 案,所以,孟子还是只有“致为臣而归”,辞职归家了。
  当齐宣王通过臣下来转达留住孟子的愿望时,孟子以“辞十 万而受万,是为欲富乎?”作为回答,表明了自己做官绝对不是为 了个人发财致富,而是为实现政治抱负,济世救民。接着,孟子 便说了一段寓言式的话,指出了官场和商场都有人想进行垄断的 现象。
  之所以说孟子的这段话像寓言,是因为它的含义极其深刻而 具有哲理。
  官场的垄断现象不用多说大家也很清楚,自古便有裙带关系, 就像孟子这里所指出的子叔疑,自己做官不算,还要让自己的子 弟都去做官。话说回来,世袭制度本身就是一种垄断制度。即便 不是世袭的科举制度,其垄断现象也是非常严重的。一部《官场 现形记》所揭露的种种丑恶,其实也并没有跳出孟子的时代多远。 所以,孟子所指出的官场垄断是深刻而意义深远的。
  尤其具有超前意义的是,孟子在指出官场垄断现象的同时,还 指出了市场垄断现象的起源。其“贱丈夫”的说法固然具有浓厚 的寓言色彩,商业税的征收也绝不会真正起源于这个“贱丈夫”。 但是,“贱丈夫”不过是“罔市利”的市场垄断行为的化身罢了, 所以,说征收商业税起源于这种市场垄断行为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最为有意思的是,我们都知道垄断资本主义是近现代社会的产物, 而孟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指出了这个垄断的怪物—一“贱丈夫”。 虽然性质和程度都有所不同,但其超前意义,不是很值得深思吗?
  就我们今天而言,市场经济的竞争已愈来愈激烈,愈来愈卷 进全民的注意力。“赚进每一分可能赚到的钱“,已成为很多经商 者的心愿。但是,如果只图自己赚钱而“罔市利”,不顾别人利 益,则很可能成为孟子笔下的“贱丈夫”,成为大家群起而攻之的 对象。结果很可能会事与愿违,不仅不能“罔市利”,反而还会做 “市利”所罔,落入教中,走投无路。所以,还是不要做“贱丈 夫”而做“大丈夫”罢。
  就孟子的本意而言,“贱丈夫”的寓言是为了配合说明官场与 商场一样存在着垄断,干扰着他说

页数:64/192
码字不易,如果您觉得文章写得不错,您又有闲心的话,请点击广告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