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小说->四书五经-孟子
时子因陈子(6)而以告孟子,陈子以时子之言告孟子。
孟子曰:“然,夫时子恶知其不可也?如使予欲富,辞十万而 受万,是为欲富乎?季孙(7)曰:‘异哉子叔疑(8)!使己为政,不用, 则亦已矣,又使其子弟为卿。人亦孰不欲富贵?而独于富贵之中 有私龙断(9)焉。’古之为市也,以其所有易其所无者,有司者治之 耳。有贱丈夫@焉,必求龙断而登之,以左右望,而罔市利。人告 以为贱,故从而征之。征商自此贱丈夫始矣。”
【注释】
①致为臣而归:指孟子辞去齐宣王的客卿而归故乡。致,在古代有“致 仕”、“致禄”、“致政”等多种说法,其中的“致”都是“归还”的意思. ②时子:齐王的巨子。③中国:在国都中,指临淄城。“中”在这里是 介词,“国”即国都。④万钟:钟,古代量器。齐国量器有豆、区、釜、 钟四种。每豆四升,每区四斗,每釜四区,每钟十釜。万钟为六万四千石. ⑤矜式:敬重,效法。(6)陈子:即孟子的学生陈臻。(7)季孙:赵 歧注为孟子的弟子,朱熹则认为“不知何时人”。(8)子叔疑:人名,与季孙一 样不可考。(9)龙断:即“垄断”。原意是名词,指高而不相连属的土墩子, 后逐渐引申为把持、独占。(10)丈夫;对成年男子的通称。
【译文】
孟子辞去齐国的官职准备回乡。齐王专门去看孟子,说:‘从 前希望见到您而不可能;后来终于得以在一起共事,我感到很高 兴;现在您又将抛弃我而归去了,不知我们以后还能不能够相见?”
孟子回答说:“我不敢请求罢了,这本来就是我的愿望。”
过了几天,齐王对臣下时子说:‘我想在都城中拨一所房子给 孟子,再用万钟粮食供养他的学生,使我们的官吏和人民都有所 效法。您何不替我向孟子谈谈呢?”
时子便托陈子把这话转告给孟子。陈子也就把时子的话告诉 了孟子。
孟子说:“嗯,那时子哪里知道这事做不得呢?如果我是贪图 财富的人,辞去十万钟傣禄的官不做却去接受一万钟的赏赐,这 的是想更富吗?季孙曾经说过:‘子叔疑真奇怪!自己要做官, 别人不重用,也就算了嘛,却又让自己的子弟去做卿大夫。谁不 想做官发财呢?可他却想在这做官发财中搞垄断。’这正如古代的 市场交易,本来不过是以有换无,有关的部门进行管理。但却有 那么一个卑鄙的汉子,一定要找一个独立的高地登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