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小说->四书五经-论语

  这一切,似乎都只有在传统的文学作品和历史的教科书中去 寻找了。
  他们是屈原、荆柯、楚霸王、岳飞、陆游、文天祥,或者是 哈姆雷特、浮士德,而绝不是“第二十二条军规”下的尤索林、 “等待戈多”的流浪汉.更不是金庸笔下的韦小宝,王朔笔下“过 把瘾就死”的人。
  说到底,这便是所谓“古典精神”与“现代意识”的分野。
  今天,当我们在呼唤崇高,呼唤英雄,呼唤悲剧意识的时候 是不是应该回到儒学中去,回到曾子所呼唤的精神中去,做一个 任重道远,死而后已的读书人呢?
  ------------------

  是不是愚民政策?
  【原文】
  子日“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译文】
  孔子说“老百姓,可以让他们跟从,不可以让他们知道是为 什么。”
  【读解】   
  这就像军队下命令一样,目标何方,距离若干,限什么时候 到达。或者是,冲锋号一响便冲锋起来,撤退令一到便撤退下去 作为兵士,只需要照命令行事就得了,容不得你问这是为什么。
  这就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是不是愚民政策呢?
  孔子曾经说过:“中等智力以上的人,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学问;中等智力以下的人,不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学问。”(《雍 也》) 孟子也说:“做一件事不明白为什么要做,养成了习惯不知道 为什么养成,一辈子随波逐流不知去向何方,这样的人就是普通 老百姓。”(《孟子·尽心上》)
  可见,在孔子、孟子的心目中,人的确有智力的根本不同,有 的人就是只能够听命于人,按领导人的指挥办事,而不能够和他 说得清楚是为什么。换句话说,对于普通老百姓,没有必要,也 不可能让他们知道事事是为什么,只需要让他们按规定办事就行 了。不然的话,惹得大家东想西想,不能安心做事,产生出社会 不安定因素。
  这就是孔孟的认识--不是要愚民,而是因为民本身的素质 如此,所以要针对其特征来进行统治。
  在这个意义上,说它是愚民政策也未尝不可吧,而没有必要 想尽办法去为“孔孟之道”翻案,说这两句话应该断句为:“民可,  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或者:“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

  德行更比才能重
  【原文】
  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
  【译文】

页数:81/226
码字不易,如果您觉得文章写得不错,您又有闲心的话,请点击广告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