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小说->四书五经-论语

  孔子说:“即使有周公那样的才能和那样美好的资质,只要骄 傲吝啬,那他其余的一切也都不值一提了。”
  【读解】   
  才能资质属于才的方面,骄傲吝啬属于德的方面。
  才高八斗而德行不好,圣人连看也不看他一眼,只有德才兼 备才是完美的人才。
  如果二者不可得兼,德是熊掌,才是鱼,孟子舍鱼而取熊掌, 圣人合才而取德。
  今天我们的用人之道,我们选拔和培养跨世纪的人才,似乎 依然坚持的是这个原则。当然,其德和才的内涵都已不可同日而语 。
  至于周公本人,不但不骄不吝,而且是谦逊大度的典范,“这 也是人所共知而勿庸赘言的了。
  ------------------

  读书不为稻粱谋
  【原文】
  子曰:“三年学,不至①于谷②,不易得也。”
  【注释】
  ①至:这里指意念所至。②谷:古代以谷米为俸禄(类似今天的工 资),所以“谷”就是指“禄”。
  【译文】
  孔子说:“读书三年而不想望当官吃俸禄,这是难能可贵的。”
  【读解】   
  所谓“学而优则仕”,(《子张》)一般读书人想望当官吃俸禄 是无可非议的。就是孔子的学生,也有“子张学干禄”,专门来向 孔子学习当官吃俸禄的技巧。不过,在孔子看来,学习目的还是 纯洁一点好,“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为学问而学问,在求学 中得到乐趣,胜过把读书当作敲门砖,胜过读书为了找职业,为 了升官发财的观点。
  但事实上,古往今来,没有几个为读书而读书的人。过去的 时代读书是为了金榜题名,“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闻。” 读书可以做官,做官可以发财。今天废除了科举制度,读书不一 定可以做官了,但小学读了读中学,中学读了读大学,不外乎是 为了找一个好的职业。如果找不到,就大学读了再读研究生,目 的也是为了找到一个更好的职业。一旦找到了,绝没有人再对 什么博士、博士后的,那多苦寒!另一种极端是,既然读书也不 外乎是为了找到一个好一点的职业,为了挣钱发财,那只要能挣 钱,能发财,又何必读什么劳什子的书呢?所以,不少家长让孩 子中学毕业(甚至不用毕业)就跟老子一起做生意、赚大钱,于 是又生出“读书无用”的观点。其实,无论是“读书做官(发 财)论”还是“读书无用论”、对于读书的目的认识都是一致的 这就是孔子所说的“至于谷”,读书都为稻粱谋 。
  或许正是因为早在孔子的时代大家读书就已经是为了“至于 谷”,所以孔子才感叹说“不至于谷”是难能可贵的罢。

页数:82/226
码字不易,如果您觉得文章写得不错,您又有闲心的话,请点击广告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