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小说->鼓掌绝尘
只为李家骨肉少,强教仇敌当亲人。
当夜满门欢聚,畅饮到二更时分,兴还未阑。李岳道:“贤侄婿鞍马辛苦,请早安息罢。”一齐立起身来,各去安寝。文探花与小姐遂携手同进绣房,这一个欢爱光景,两个都是久渴的,说不尽许多详细。有诗四绝,诗曰:
其一:
恩爱轻分两度秋,罗衫湿尽泪空流。
今宵重整鸳鸯被,撇却年来几许愁。
其二:
灯前诉尽别离愁,只有相思无尽头。
最是清风明月夜,痴心一片倩谁收。
其三:
花开花落又开花,得意皇都便省家。
不是一番能努力,几乎落魄滞天涯。
其四:
从来久别赛新婚,握雨携云总十分。
莫把工夫都用尽,留些委曲再温存。
次日起来,叫打轿先去拜高太守。太守就留进后堂,整酒款待。两人饮到半酣,高太守叫传梆取那个手卷来,上面共有五六十首诗赋。文探花展开一看,原来当初那一首蝶悬蛛网与咏竹帘的,都载在上边。
高太守道:“实不瞒贤契说,我只目下要起身回去,囊中却无一文私蓄,刚刚只有这个手卷,都是这临安府中众乡绅先生与名人妙作,特采集将来,类成一个手卷,也不枉在临安做官几年。只是后面还空几页,尚悭题咏,敢求贤契再赐妙作二绝,全美其事,永为光彩。”文探花道:“老师乃是当代名公,硕德重望,声闻天下,誉入九重。今作大邦贤守,一文不染,万姓衔恩,非寻常士大夫可及。即先辈乡绅,尚不敢妄措一言,门生以新进小子,年轻德薄,又无班、马之才,诚不足为老师轻重。倘赘片词,贻人议论。”
高太守道:“贤契青年甲第,名播乡邦,又翰林雅望,加人一等矣。仰仗休光,幸勿再却。”文探花道:“重承老师注意,敢有他辞。敬求老师命题。”高太守笑道:“任凭尊裁。”文探花道:“谨领。”站起身来告别。高太守道:“只是简慢,不敢久留。”就教送过大觥,两下立饮五六觥,然后送出府门。
说这文探花回来,当夜就与小姐商议,作诗送与高太守。夫妇二人各赋一首,以酬当时作合之恩。文探花遂作诗曰:
珪璋瑚琏器,作郡守一方。
三载仁恩大,千秋俎豆 香。
盗息民安业,年丰谷满仓。
政成还复命,不日佐岩廊。
李小姐诗云:
汉有会稽守 ,临行取一钱。
投之千仞渊,澄清今尚传。
复见高公祖 ,士民呼青天。
遮道泣留挽,借冠愿一年。
文探花便把册页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