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小说->四书五经-论语

祖重用陈平,曹操下《求贤令》选拔那些虽然有这样那样缺点但确有才干的人,唐太宗不追究郭子仪的儿子得罪自己,宋太祖宽容受贿的宰相赵普,宋太宗宽容酒醉的功臣孔守正和王荣,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而与此相反,因“居上不宽”而自食其果的例子也同样是不胜枚举。
  因此可以说“居上不宽”是领导者的致命伤,而宽容的肚量则是作为一个领导者的起码要求。越是进入民主的时代这一点就越发突出。这是所有领导者或想做领导者的人必须牢牢记在心上的信条。
  ------------------

  选一个好的小区居住
  【原文】
  子曰:“里①仁为美。择不处②仁,焉得知③?”
  【注释】   
  ①里:这里作动词用,指居住。②处:动词,与上文“里”同义。 ③知:同“智”,(《论语》的“智”都写作“知”。
  【译文】
  孔子说:“居住在有仁厚风气的地方才好。选择住处而不选在 有仁厚风气的地方,怎么能说是明智呢?”
  【读解】
  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抒。(《三字经》)
  “孟母三迁”的故事已经是妇孺皆知的了。其实,它正好以生动形象的方式表达了孔子“里仁为美”的思想。
  荀子说:“品质高尚的人居住一定要选择地方,交游一定要选 择朋友,这是为了远离歪风邪气而接近仁义道德。”(《劝学》)
  讲的依然是“里仁为美”的意思。
  用现代教育学的观点来看,“里仁为美”就是强调环境对人的 重要影响,其道理已不需要多说了。
  问题倒是在于,对于我们今天的人来说,居住条件又有多少 选择的自由呢?
  人满为患,生存空间紧张,能有一个栖身之所(人均四平方 米)就不错了,有两室一厅已是谢天谢地,管它是在地下“红灯 区”附近还是在什么乌烟瘴气、乱七糟八’的严重污染之处,哪里 还谈得上选什么好的小区呢?即便万幸遇到有所选择,那也是首 选水、电、气三通,哪里还敢奢望选什么有仁厚风气的地方居住 呢!
  所以,对于我们来说,“里仁为美”不过是一种向往罢了。
  ------------------

  仁心是安身立命的基础
  【原文】
  子曰:“里①仁为美。择不处②仁,焉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①”,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 者利②仁。”得知③?”
  【注释】   
  ①约:贫困。②利:顺从。
  【译文】

页数:32/226
码字不易,如果您觉得文章写得不错,您又有闲心的话,请点击广告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