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小说->四书五经-论语

较传统、保 守的人崇尚节俭,比较新潮、激进的人追求奢侈。当然,这是从 主观方面说,从客观方面说,则还要受到经济能力的严格制约,对 于一个身无分文的叫化于来说,“奢侈”一词本身就太过奢侈了, 是连想也不敢想的,也就只好“节俭”了罢。
  回到孔子本身的态度来看,他所代表的,显然是传统的节俭 的精神。这种精神也许已不合于今天的时代氛围,因而不被一些 人尤其是年轻的一辈所接受。不过,有两句老话倒可以提供给大 家参考,这就是—-“从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抱定俭的态度. 偶尔奢一奢也无不可;而一旦形成了奢的习惯,要俭下来可就难 上加难啊。
  从这个意义来说,那还真是节俭总比奢侈好哩。
  ------------------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原文】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译文】
  孔子说:“君子心胸宽广坦荡,小人经常心绪不宁。”
  【读解】   
  君子光明磊落,不忧不惧,所以心胸宽广坦荡;小人患得患失,忙于算计,又每每庸人自扰,疑心他人算计自己,所以经常 陷于忧惧之中,心绪不宁。
  据说当年林彪很是欣赏孔子这两句名言,但他自己在历史上 却留下了一个“长戚戚”的形象,还是“,小人”而不是“君子’;
  就我们今天来说,物质文明越发达,心理医生行业越兴盛,所 谓现代病、世纪病,是否正是圣人所指出的“小人”病呢?
  “算来算去算自己,
  不如轻轻松松过一生。”
  唱得好啊!
  ------------------

  泰伯第八
  本篇论古圣贤和记载曾子言行的内容较多,涉及到政治、德 行、学问等各方面的问题。全篇原文共 21章,本书选 12章。
  弃天下如敝屣 
  【原文】
  子曰:“泰伯①,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②,民无得③而称焉。”
  【注释】   
  ①泰伯:也写作“太伯”,周朝祖先古公亶父(周太王)的长子。他的两 个弟弟依次为仲雍和季历,季历的儿子为姬昌。传说周太土预见到姬昌有圣 德,就想打破长子继承王位的惯例.把君位通过季历传给姬昌。泰伯为实 现父亲的意愿,他与仲雍一起出走到荆蛮之地(今江苏一带),自号为勾吴, 立为吴泰伯,成为后来吴国的始祖。周太王死后,季历继承王位,后来传给 姬昌,便是周文王。②三以天下让:指;泰伯出走一间天下;太

页数:77/226
码字不易,如果您觉得文章写得不错,您又有闲心的话,请点击广告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