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小说->四书五经-诗经

  就在河水那一方。
  逆流而上去追寻,
  道路崎岖又漫长。
  顺流而下去追寻,
  仿佛就在水中央。
  芦苇茂盛水边长,
  太阳初升露未干。
  我心思念的那人,
  就在河水那岸边。
  逆流而上去追寻,
  道路险峻难攀登。
  顺流而下去追寻,
  仿佛就在沙洲间。
  芦苇茂密水边长,
  太阳初升露珠滴。
  我心思念的那人,
  就在河水岸边立。
  逆流而上去追寻,
  道路弯曲难走通。
  顺流而下去追寻,
  仿佛就在沙洲边。
  【读解】
  为了自己心爱的人而上下求索,不管艰难险阻,矢志不渝,这 是一种可歌可泣的坚贞和追求精神。那个“伊人”,其实也可以看 作一种尽善尽美的境界,一种指向理想的超越。
  这让人想起一篇叫做《海鸥乔纳森》的小说。海鸥乔纳森从 不愿像自己的同类那样一心盯住眼前的臭鱼烂虾,总想飞得更高, 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为了练习飞翔,他的翅膀被折断受伤,依 然不改初衷。同伴们引诱他,讥笑他,他照样坚持自己的追求,宁 愿饿着肚子,也不去追逐眼前的吃食。
  乔纳森想达到的,是对凡夫俗子的超越,是向尽善尽美的境 界靠近,是努力向理想冲刺。《蒹葭》的主人公所追求的,也是自 已心月中尽善尽美的理想,是自己魂牵梦绕的意中人,因此不惜 一切代价去上下求索,不断追求。
  对于真正的求索者来说,目标是一种指向。达到目标固然重 要,更重要的还是过程。人生本来就是一个过程。生存的价值和 意义,就存在于过程之中。同样,追求的价值和意义也存在于过 程之中。如果忽视过程,实际上也是忽视了追求本身。
  尽善尽美的境界,无论是从理论上说,还是从实际上说,都 是不可能达到的。换句话说,尽善尽美只是一种理念,一种心灵 指向的理想。它指引我们在平庸琐屑的生命历程中向前渡过,就 像夜中照亮道的火光,迷途中的指南针一样,让我们不断地前行,追求。
  ------------------

  无衣
  --雄纠纠的英雄气概
  【原文】
  岂曰无衣,
  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1),
  修我戈矛,
  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
  与子同泽(2)。
  王于兴师,
  修我矛戟,
  与子偕作(3)。
  岂曰无衣,
  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

页数:84/140
码字不易,如果您觉得文章写得不错,您又有闲心的话,请点击广告支持